“陛下,西汉汉文帝在巡视边防时,文帝亲自到各营抚劳将士。
  待汉文帝来到中军营,周亚夫出迎,手执着兵器,只是鞠躬作揖说,‘未将有甲宵在身,不敢跪拜,请陛下允许臣以军礼相见。’汉文帝闻言,悚然改容,派人传旨给周亚夫说,‘皇帝敬劳将军。’”
  “陛下在位三十年,大明实现中兴。
  在下不过一边军队长,却也想以自己的方式报答陛下。”
  “陛下,可知狮子搏兔尚用全力的典故?”
  “慢着!你们退下。”
  明神宗挥手喝退了侍卫,他浑浊的双眼盯着沈全,似乎要看穿对方的形式。
  沈全也是脸无惧色的与其对视,这已经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行为,一种对帝王的大不敬行为,是要被杀头的!
  正常人都不敢这么做,沈全却这么做了。
  仗着击杀皇太极的功劳,他在赌!
  赌上一切!
  在《投名状》的时候沈全也都是在赌,只有一开始一无所有的时候,他才会赌!
  大不了跑去南方投靠李自成,这是最坏的打算。
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,内阁首辅老神在在的低着头。
  司礼监太监王安也在低头,陆文昭更是跪在地方不敢动弹。
  仿佛过了一年,又仿佛是过了一秒,陆文昭的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。
  “你好大的胆子。”
  明神宗的声音带着一丝轻笑,又带着一丝的赞许。
  而在明神宗身后,还有一道珠帘,那后面坐着一个女人,一个贵妃,权倾朝野的贵妃。
  按道理来说,只有皇帝驾崩了,太后才能垂帘听政,可是现在皇帝还好好的,居然有女人垂帘听政?
  这个女人的背景有多大?难以想像。
  “俗话说,搏一搏单车变摩托,拼一拼如花变冰冰。
 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,不拼命博一个前程,还不如回去卖红薯。”
  沈全的声音也经锵有力,有的是有理有据。
  噗嗤!
  珠帘后面传出了一阵笑声,似乎忍不住被逗笑了。
  “呵呵,你倒是给朕解释解释,什么摩托,什么冰冰。”
  明神宗年纪大了,就喜欢唠嗑。
  他早就不想理会朝政了。
  这一次如果不是心血来潮,加上太监王安的汇报,他根本不会上朝。
  摆烂王可不是闹着玩的,直接开摆!
  “单车是一种脚踩就会前行的小型马车,而摩托车则是加了煤炭燃烧就会自己走的马车。
  这是洋商说的,大家都没有见过,不妨被人用来调侃。
  而如花则是一个丑陋的女人,冰冰则是一个漂亮的女人,男人都喜欢美人,也就会这么调侃。”
  沈全一五一十的把事情都说了出来,一本正经的样子。
  明神宗稍微的思考了片刻,随后看向沈全,“为什么杀皇太极而不是努尔哈赤?”
  “那时候杀不了他,而且努尔哈赤的子嗣众多,皇太极是最优秀的那一位。
  哪怕是努尔哈赤死了,皇太极都会顶上。
  他的智谋和用兵都在上上之选,杀了皇太极,努尔光之小礼离要听自哈赤就等於断了一条臂膀,而且他的子嗣都差不多,位置只有一个,届时厮杀起来,边军才能趁此机会修生养息。”
  嘶!
  这个话题有些敏感,甚至可以说是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。
  珠帘后的女人有些恼怒的出声,“沈全!你这是在讽刺什么吗。”
  “启桌娘娘,在下只是以一个边军队长的角度分析边境形式。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,古人语,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”
  沈全的神识扫过去,发现在珠帘背后的赫然是郑贵妃!
  一个丰满到了极点的女人,丰满肉感的同时给人一种很苗条的女人,同时很漂亮。
  明明是一个熟女,却保养的那么好,旗袍宫装在身上,加上自然卷的长爱,这不得让人精尽人亡?
  “好了。沈全,你想要什么赏赐?”
  明神宗很罕见的发话,居然是问臣子要什么,而不是说赏赐什么。
  “在下想进入锦衣卫。”
  沈全直接把话说出来了,也不藏着掖着,跟这种在位三十年的老阴比比起来,有些事情反而是耿直更有效。
  他要塑造的就是一种耿直,不会有异心的形象。
  “哦?为什么?”
  明神宗觉得沈全有趣,才会多问一问,换成是不喜欢的,早就赶走了,免得看着心烦。
  “因为锦衣卫风光,而且过得也好,只听陛下调遣,不受那些酒囊饭袋的指使,不受那份气。
  恕臣直言,这就像是人听一头猪在指挥,恶心,憋屈。”
  沈全的话很直白,甚至可以说很大胆了,讽刺他的上司是头猪。
  “哈哈!好,很好!你狠坦诚,朕很喜欢你。”
  神宗开怀大笑,好久没有见过这么有趣的人了。
  转头看着司礼监的王安,“王安,锦衣卫还有什么位置?”
  锦衣卫,设立於洪武十五年,前身是仪常司。
  以官制完备为标志,锦衣卫的职权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基本发展成熟,缉捕谢狱及城市管理是锦衣卫堂官的首要职掌,侍卫皇帝则居次要地位。
  北镇抚司官专理韶狱,锦衣卫各司房处理的案件以京师地区一般犯罪居多。
  锦衣卫最大的就是指挥使了,只有一个人,而现在则是空着的,由东厂监管。
  指挥使、指挥同知、众事、镇抚使、千户、副千户、百户、试百户、总旗、小旗、然后就是最小的校尉、力士之类的杂兵。王安对着明神宗恭敬的行礼,随后才开口说道:“千户冯祥年纪已大,准备告老还乡,正好有一千户职务空缺。”
  明神宗正准备开口,珠帘后的郑贵妃就悄声的说道:“陛下,千户职务乃是重中之重,不妨给他一个考验。若是通过了,再给他职务。
  那挺击案不是一直争吵不休吗,那就让他去调查,也好看看他的能力,更能让陛下分忧。”
设置您喜欢的阅读方式
阅读主题:
字体大小: 17
内容替换
替换成
* 只有您本人可以看到替换后的结果
背景声
目录列表
书签